財經 >

今日熱聞!數字藏品、直播帶貨等消費痛點被點名!“數”說2022年消費投訴十大特點

2023-03-14 19:11:1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4日訊(記者佟明彪 蘇蘭)消費投訴加速集聚、三年來挽回損失超百億、不發貨不退款等售后問題更加突出、網絡消費滿意度仍需提高、糾紛多元化解穩步提效、消費者社會監督作用持續顯現……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了2022年消費者投訴舉報十大特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中國經濟網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2022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全國12315平臺、電話、傳真、窗口等渠道共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和咨詢2940.77萬件,同比增長23.5%。其中,投訴1310.38萬件,舉報472.23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5.19億元。主要呈現十大特點:

一是消費投訴加速集聚,恢復和擴大消費需要平衡發展。從近三年趨勢看,因平臺經濟的跨區域擴張、人口資本的跨區域流動、市場要素的跨區域配置,廣東、浙江、上海、北京4個省市的消費正在加速集聚。消費投訴數量與消費活躍水平呈正相關關系,四省市消費投訴數量在全國的占比從2020年的31.8%增長到2022年的45.16%。消費投訴的加速集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費供給側發展的不平衡,需要進一步恢復和擴大中西部地區消費,推動更高質量、更加平衡的發展。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二是三年來挽回損失超百億,提振信心釋放活力。據介紹,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三年來累計處置投訴舉報咨詢7452.29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44.72億元。全國12315平臺處置效能大幅提升,投訴舉報按時處理率高達98.99%,提高12.55個百分點;群眾滿意度最高達4.74分(滿分5分)。

三是涉疫物資投訴舉報快速回落。截至2月10日,涉疫相關價格舉報、不正當競爭和廣告舉報、網絡交易監管舉報、產品質量舉報、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流通環節舉報已較訴求爆發期日均大幅下降,涉疫藥品和醫療用品訴求回歸日常,市場秩序趨于穩定。

四是經濟下行壓力加重,不發貨不退款等售后問題更加突出。2022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受理消費者投訴1310.38萬件,同比增長43.84%,增速較2021年有所放大。從投訴問題看,質量298.70萬件、售后服務248.96萬件、合同115.91萬件、食品安全109.06萬件,合計占投訴的58.96%。其中,售后服務問題增長最快,消費者反映最強烈,同比增長57.67%。消費者訴求主要集中在不退款、不發貨、不履行“三包”承諾、不落實七天無理由退貨義務、送貨不及時等方面。從商品類別看,主要集中在手機、鞋、外衣、家具、汽車,合計占比25.61%;印刷品、乳制品、電腦外接設備、空調、箱包分別同比增長154%、120%、98%、98%、90%。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五是商品類投訴占比增大,新能源汽車消費存短板。據了解,2022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商品投訴862.32萬件,占投訴的65.81%,較上年提高4.37個百分點;服務投訴448.06萬件,占投訴的34.19%。商品類投訴占比提升,反映了實體經濟下行壓力下產品質量問題凸顯,其中投訴量靠前的是:普通食品、服裝鞋帽、家居用品、家用電器、交通工具、通訊產品,占比58.43%。服務投訴量靠前的是:餐飲住宿、銷售、互聯網服務、文化娛樂體育、美容美發洗浴,占比46.37%。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提高,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2022年,平臺接收新能源汽車投訴舉報1.6萬件,同比增長62.84%。其中,合同問題、質量問題、虛假宣傳問題增速較快,分別同比增長126.33%、77.35%、75.65%。消費者訴求聚焦在:售后服務不完善,不履行“三包”承諾;行駛中突然熄火、漏油、發動機異響、剎車轉向失靈、電池模塊損壞;發布虛假信息,誘導消費者簽訂不公平格式條款,減輕車企責任。

六是新消費熱點不斷涌現,伴隨引發的消費糾紛走高。近年來,“新消費”正成為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在滿足消費多樣化需求的同時,一些侵權新情形與維權新難題也逐漸暴露,反映了消費維權的新痛點。

比如,“盲盒”熱潮下,消費者訴求高達4.14萬件,同比增長61.72%。IP跨界聯名產品掀起搶購狂潮,相關訴求3.81萬件,同比增長66.96%,某些商家借機抬高價格,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假冒偽劣、發貨拖延、售后服務缺失等問題突出。露營等戶外運動火熱背后,防曬用品、防蚊驅蟲用品訴求分別同比增長99.12%、149.62%。冰雪運動受到歡迎,但相關訴求高達8677件,同比增長60.51%,滑雪服、滑雪板等質量問題突出,滑雪場門票、押金、安全問題亟需關注。此外,2022年,數字藏品(NFT)等新模式問題抬頭,監管難度加大,相關訴求5.97萬件(上一年僅198件),主要集中在不發貨、不退款、惡意哄抬價格、收取高額手續費、隨意封禁消費者帳號等。

七是網絡消費持續升級,消費者滿意度仍需提高。隨著我國電子商務持續發展,疫情催化線上消費習慣,網購領域穩居全國消費者訴求的“半壁江山”。2022年,網購訴求同比增速56.38%。其中,“云消費”投訴增長較快,新型價格欺詐花樣多,視頻會員服務套路多成為主要特點。

據介紹,直播帶貨、跨境電商、生鮮電商、在線拼團、在線文娛、私廚定制等各種“云消費”模式涌現,成為去年消費疲軟下增長亮點,但相關訴求也在攀升。直播帶貨訴求22.09萬件,同比增長1.15倍,較2020年增長5.01倍,三無產品、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等問題不斷。跨境電商訴求33.45萬件,同比增長42.63%,較2020年增長1.47倍,售后服務消極、不履行保修承諾、海外產品仿冒問題突出。

平臺經濟的大數據算法等技術提高了交易效率,也容易誘發新型價格欺詐行為。網購價格訴求10.67萬件,同比增長99.03%,主要包括大數據殺熟、實時變化交易條件、“標低高結”、隱瞞優惠門檻條件、非會員優惠大于會員等問題,對平臺經濟領域的價格監管執法帶來了更高挑戰。

當前,收費會員已成為視頻網站“標配”,但會員服務缺乏“標配”,相關訴求8534件,同比增長103.82%。消費者反映問題主要集中在:超前點播不合理,涉嫌重復收費;“免廣告”不兌現,視頻插播廣告;自動續費的提示不明顯,取消途徑難以查詢,消費者容易誤買。還有的依靠調整費用、更改權益等文字游戲來補虧,降低用戶信任。

八是“ODR”持續擴容,糾紛多元化解穩步提效。市場監管部門大力推進在線消費糾紛解決(ODR)機制建設,目前各地已發展11.4萬家ODR企業入駐全國12315平臺,直接與消費者在線協商糾紛309.48萬件。與傳統的行政調解方式相比,平均處理時長7.69天,大幅壓縮了14.2天;和解成功率提高了11.25個百分點;覆蓋97%的地市,較上一年增長了2.36%,充分釋放ODR的制度創新優勢。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九是消費投訴信息公示有效強化源頭治理。市場監管總局持續推進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制定公示制度,建設公示系統,并于2022年11月起在吉林、廣東、四川、新疆部分城市開展試點。公示后,試點地區的投訴調解成功率較公示前提高8.39個百分點,較上一年同期提高5.97個百分點;平均投訴辦結時長11.77天,較上一年同期提速2.17天;消費者評價4.8分(滿分5分),較公示前提高0.1分。

十是投訴舉報成為發現違法線索的重要渠道,消費者的社會監督作用持續顯現。據介紹,2022年全年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各類違法線索472.23萬件,同比增長40.34%,其中舉報廣告違法行為202.73萬件、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72.31萬件、食品安全違法行為34.18萬件。從增幅看,不正當競爭行為、商標違法行為、網絡交易違法行為舉報同比上升均超過60%。

(來源:市場監管總局)

市場監管部門針對廣告違法、虛假宣傳等舉報立案28.11萬件;針對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舉報立案6.3萬件,主要涉及銷售不符合安全要求產品、假冒偽劣、欺詐消費者等;針對食品安全違法舉報立案4.87萬件。

標簽:

相關閱讀

今日熱聞!數字藏品、直播帶貨等消費痛點被

財經

數字藏品、直播帶貨等消費痛點被點名!“數”說2022年消費投訴十大特點

2023-03-14

甲流感染期食養建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篇

財經

甲流感染期食養建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篇)

2023-03-14

微速訊:外交部領事司:關于進一步調整外國

財經

外交部領事司:關于進一步調整外國人來華簽證及入境政策的通知

2023-03-14

每日熱文:0基礎,月入過萬元?火熱的“副

財經

0基礎,月入過萬元?火熱的“副業培訓”背后套路重重

2023-03-14

動態:五個問題,看懂硅谷銀行破產始末

財經

五個問題,看懂硅谷銀行破產始末

2023-03-14

今日熱聞!數字藏品、直播帶貨等消費痛點被點名!“數”說2022年消費投訴十大特點

財經

數字藏品、直播帶貨等消費痛點被點名!“數”說2022年消費投訴十大特點

2023-03-14

甲流感染期食養建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篇)

財經

甲流感染期食養建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篇)

2023-03-14

微速訊:外交部領事司:關于進一步調整外國人來華簽證及入境政策的通知

財經

外交部領事司:關于進一步調整外國人來華簽證及入境政策的通知

2023-03-14

每日熱文:0基礎,月入過萬元?火熱的“副業培訓”背后套路重重

財經

0基礎,月入過萬元?火熱的“副業培訓”背后套路重重

2023-03-14

動態:五個問題,看懂硅谷銀行破產始末

財經

五個問題,看懂硅谷銀行破產始末

2023-03-14

低鈉鹽是“降壓鹽”還是“送命鹽”?

財經

低鈉鹽是“降壓鹽”還是“送命鹽”?

2023-03-14

天天視點!“室溫超導”概念火熱 多家上市公司緊急澄清:未涉及相關業務

財經

“室溫超導”概念火熱多家上市公司緊急澄清:未涉及相關業務

2023-03-14

多地調整房產限售,最快領證即可上市

財經

多地調整房產限售,最快領證即可上市

2023-03-14

探索鋰電池回收新模式 新能源巨頭“奔向”超千億市場

財經

探索鋰電池回收新模式新能源巨頭“奔向”超千億市場

2023-03-14

當前時訊:40個品種被納入,第八批國家藥品集采本月開標

財經

40個品種被納入,第八批國家藥品集采本月開標

2023-03-14

遇見旗袍是于萬千人群中的驚鴻一瞥 沿途灑滿了愛的芬芳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北京市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 周五預售部分場次已滿座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第46屆武漢渡江節因長江水位過高取消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非遺”普及受眾最看重“動手”參觀大師工作室非常享受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璧山冷酒夜市 豐富市民夜間文旅活動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

年內兩市超過500家上市公司完成回購 累計回購金額超332億元

近期A股市場持續震蕩,不少上市公司或其重要股東推出回購、增持計劃,用真金白銀力挺股價。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兩市超過500

持續發力補鏈強鏈加大研發搶占市場 渝企跑出“加速度”

玥湖路渝快電充換電站 一輛新能源汽車,離不開研發、動力、配套等多個環節。作為汽車制造重鎮,重慶在這些環節的多個板塊上,正在加速奔跑

重啟上市公司資本運作 康佳集團去年半導體業務營業收入為3.22億元

近日,康佳集團正式對外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集團實現全年營收491 0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9 05億元,同比增長89 5

偉祿集團連續6年增長 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5%

深港通標的之一的深圳企業偉祿集團近日公布2021年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偉祿集團全年營業收入11 95億港元,同比增長37 5%,連續6年穩步增長;

龍頭企業去年凈利倍增 整個行業營收規模有望創造歷史新高位

近日,面板龍頭TCL科技、京東方分別發布2021年度業績快報,兩家企業去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增長129 3%、412 86%,實現超過百億

深圳國企全力為市民 守好“菜籃子”“米袋子”保障量足價穩

疫情防控形勢下,民生物資供應是否充足成為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連日來,深農集團、深糧控股等企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全力為深圳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