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月23日)滬深兩市全線高開,盤初迅速走弱,隨后企穩回升,并逐步震蕩攀升,臨近午間股指出現一波跳水。整體上來看,早盤A股呈現震蕩整理格局。
從盤面上來看,輕指數重個股行情延續,醫藥行業牛股輩出,能源股再掀漲停潮,局部賺錢效應仍存。在氫能源板塊方面,截至發稿,恒光股份“20cm”漲停,雪人股份、粵水電、浙江新能、京城股份等漲停。其中,粵水電已經實現3連板。儲能概念方面,金智科技、冠城大通、咸亨國際、首航高科等漲停。此外,在中藥板塊方面,精華制藥、盤龍藥業、廣譽遠、康緣藥業等漲停,隴神戎發、眾生藥業、同仁堂等漲幅靠前。其中,精華制藥已經實現4連板。
國盛證券認為,A股整體估值已經進入相對低位區間,這個階段機會大于風險,已經為未來的向上反彈跌出足夠空間。操作上,當前指數雖有回踩需求,但向下空間有限,其中滬指今年大概率不會跌破近期低點,因盤面上短線連板的題材炒作出現退潮情況,疊加市場即將進入一季報披露期,指數回踩或將使風格切換到光伏、鋰電等趨勢賽道板塊,因此,需觀察盤面風格變化情況,跟隨市場轉變,把握板塊輪動節奏。
在當前A股熱點分散,板塊輪動加劇背景之下,隱藏了可能的投資機會,精選部分機構研報,我們來一起看看到底有哪些主題,可供參考。
【主題一】氫能源
光大證券認為,碳中和推動能源轉型,氫能或成萬億藍海市場。氫能作為一種清潔低碳、熱值高、來源多樣、儲運靈活的綠色能源,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發展氫能產業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經之路,國家對發展氫能持積極態度,202年以來氫能相關的支持政策頻繁出臺,行業有望在政策催化下迎來高景氣,成長可期。
氫能應用場景廣泛,燃料電池汽車為短中期氫能需求主要增量。根據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在2060 年“碳中和”情景下,我國氫氣的年需求量將增至1.3 億噸左右。作為氫能發展利用的關鍵環節,我國加氫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有望在2050年達到千億市場規模,規模化和設備國產化可推動加氫站降本。目前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迅速,我國在全球燃料電池客車和商用車細分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未來隨著燃料電池系統技術成熟以及成本下降,氫燃料電池重卡和乘用車規模有望快速擴大,可發揮氫燃料電池在長距離、重載領域的優勢。
該機構進一步提出建議,氫能產業鏈所涉及的環節和應用場景眾多,發展空間廣闊,未來有望成為萬億級市場。建議關注布局煤制氫企業:中國石化;建議關注布局工業副產氫企業:中國石油、衛星化學、寶豐能源、東華能源、九豐能源、中國旭陽集團;建議關注布局電解水制氫企業:寶豐能源;建議關注布局加氫站及加氫裝置企業:中國石化、中國石油、衛星化學、鎮海股份、泰山石油。
中信證券指出,2021年隨著示范應用政策的落地,氫能企業對補貼金額和產品定價更為明確,燃料電池車產業鏈訂單顯著增加。在產業中長期規劃及“雙碳”目標的激勵下,地方政府和國企也有望積極推進氫能項目和“減碳”應用的落地。我們預計燃料電池車2022年新增量有望達到8000~10000輛的水平,其中氫能重卡無論是在補貼金額還是在應用場景上都有明顯的推廣優勢。按中汽協統計數據,今年前兩月燃料電池車產銷量同比增長超過2倍。我們預計2022年客車/重卡/物流車銷量將分別達到1000/3500/4500輛。此外,制氫、電解槽及儲/運/加產業鏈設備出貨量也將隨車輛放量而加速,產業發展有望按下快進鍵。
預計2022年綠氫的推廣將更加深入,一方面,隨著新能源電站的增加,儲能需求或推動部分綠氫制取項目的增加;另一方面,工業領域的綠氫需求也有望增加。我們預計2022 年電解槽設備銷量或突破1GW,對應市場規模在30~50 億元。而氫能的新技術應用主要體現在工業減碳領域,這些技術在2021年已有快速進展,如氫能冶金、天然氣摻混氫氣發電等,預計2022 年應用的新突破也有望催生新的賽道。
【主題二】儲能
天風證券提到,近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將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其中電化學儲能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 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基本滿足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求。此方案是在2021年推出的《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以及細化重點任務,在國家頂層設計之下,地方層面積極推行,有望加快我國新型儲能實現大規模應用以及完善我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山西證券指出,目前光伏與陸上風電的全球平均發電成本已低于煤炭與天然氣,成為成本更低的發電形式,將迎來快速發展階段。但風電與光伏無法做到穩定的發電功率,且風電與光伏發電占比達到一定閾值后傳統火電機組將無法完全調節,必然需要配套建設大量儲能設備。根據GGII 數據,2021年中國鋰電儲能同比增長128.4%,行業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該機構進一步提出建議,中長期關注儲能設備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電池核心龍頭企業以及上游核心資源企業、電池的儲能變流器企業,如:寧德時代、恩捷股份、華友鈷業、陽光電源、南都電源、華陽股份、德方納米等。
中信證券表示,新型儲能發展空間廣闊。根據不同應用場景的政策要求和配儲需求,我們判斷2021-2025 年全球儲能市場有望伴隨能源轉型與下游電力需求建設節奏,分別釋放20.1/32.7/52.5/65.3/93.2GW 儲能建設需求,綜合備電時長下的容量需求預計分別為38.8/68.5/108.1/158.8/235.7GWh.新型儲能以鋰離子電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為主,電化學儲能系統主要包括電池組、雙向變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統(EMS)、電池管理系統(BMS)及其他電氣設備等多個部件構成。電化學儲能發展潛力巨大,各領域龍頭紛紛提前布局儲能賽道不同環節。在行業需求帶動零部件較快增長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具有品牌、渠道和核心零部件競爭力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將會在未來儲能市場中勝出。
【主題三】中藥
首創證券表示,近期發布的新版方案以及《中成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共識》中,根據病情的輕重、階段、中醫癥狀,對不同的中醫治療藥物進行推薦。建議關注以嶺藥業、紅日藥業、中國中藥。
山西證券也提到,全球疫情波折反復、居高不下,不確定性較高,“藥物+疫苗”仍是未來長期抗疫重要措施。新冠藥物方面,中藥在我國新冠疫情防控起到重要作用,多款中藥入選最新版診療方案,建議關注以嶺藥業等相關受益上市公司;華海藥業、復星醫藥、九州藥業等國內5 家企業獲準仿制輝瑞新冠口服藥,建議關注直接受益上市公司及產業鏈環節相關上市公司如博騰股份、凱萊英等。疫苗方面,新冠疫苗推動下多家企業業績表現亮眼,估值通過前期調整已處于合理區間,國內序貫加強免疫接種已開始實施,建議關注新冠疫苗開發上市公司如智飛生物、康泰生物等。
湘財證券指出,在政策支持下,我們認為中藥仍具有較大投資機會。從需求端看,醫藥行業的剛需特性和醫藥消費升級等因素共同支撐著中藥行業需求平穩增長。從政策端看,促進中藥守正創新、發展配方顆粒、醫保及支付政策的支持、中藥飲片可以繼續加成不超過25%等形成一系列利好政策,為中藥行業帶來政策紅利和新增需求。
“治未病”的特有優勢為中藥行業帶來發展機會。從業績端看,中藥行業走出低點,呈現邊際改善趨勢。從估值端看,中藥行業目前仍具相對明顯的估值優勢。“政策+醫藥消費升級+業績改善+估值優勢”共同構建出中藥行業的投資機會,成本推動構成了短期驅動因素,建議關注政策鼓勵領域和政策避風港領域。
【主題四】軍工
東莞證券提到,軍工行業、航空板塊估值已跌到近一年均值以下,可適當擇時布局。短期看,全球加息周期可能會對估值較高的公司帶來影響,疊加部分軍工集團業績增速不及預期,短期內行業波動性可能較大,但是短期波動不影響行業整個“十四五”期間的高景氣。長期看,地緣政治事件日趨復雜化,美國及其盟友有將戰略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跡象,美海軍在中國南海地區出現已成常態化,全球軍事演練次數日漸頻繁,提升自身軍事實力才能更好地應對愈發復雜的世界變局。
首創證券指出,把握航空裝備投資主線,軍工電子自主可控成長性高:1)主機廠合同負債+預收款項驗證,航空產業鏈增長將持續兌現。業績傳導有效,從主機廠與發動機系統,到機體系統與零部件,再到上游原材料板塊,全產業鏈景氣度確定性強。主機廠關注中航沈飛、中航西飛、洪都航空、中直股份、航發動力;機體系統關注中航機電、中航電子、航發控制、北摩高科;航空零部件關注中航重機、派克新材、航宇科技、愛樂達;金屬材料關注西部超導、寶鈦股份、鋼研高納、圖南股份等。2)導彈武器裝備確定性受益于實戰化軍事訓練,高端裝備領域軍用電子自主可控帶來高成長性,關注天箭科技、雷電微力、中航光電、航天電器、振華科技、鴻遠電子、富吉瑞等。
民生證券表示,看好軍工行業在2022年后市的表現,基于以下幾點:1)在我們系統提出的“三周期疊加”中,“十四五”期間行業逐步進入供需共振的“高成長”階段,2022年作為“十四五”第二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2)公司業績印證產業鏈高景氣,2021中報披露的合同負債再次驗證了行業高景氣的持續性;3)進入2022年以來,板塊受市場及部分事件影響出現回調,但當前位置已經處于歷史估值底部,我們預計行業凈利潤在2022全年有35%以上增長,中上游增速更高,當前配置性價比高。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年健康,SZ,002044)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28 29億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在疫情反復、線下市場持續承壓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 55億元,歸屬
100萬逆回購一天賺多少錢100萬逆回購一天賺多少錢?這是不固定的,因為國債逆回購的利息收入是根據當時國債逆回購的利率來決定的,而國債逆
理財能不能致富理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致富,但光靠理財致富還是比較困難的,當然很多的投資理財者也是可以靠理財來實現致富的。理財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年健康,SZ,002044)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28 29億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在疫情反復、線下市場持續承壓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 55億元,歸屬
100萬逆回購一天賺多少錢100萬逆回購一天賺多少錢?這是不固定的,因為國債逆回購的利息收入是根據當時國債逆回購的利率來決定的,而國債逆
理財能不能致富理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致富,但光靠理財致富還是比較困難的,當然很多的投資理財者也是可以靠理財來實現致富的。理財
繼公募基金、券商資管宣布自購后,量化私募宏錫基金17日晚也宣布自購5000萬元。 宏錫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堅定看好中國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長
16日晚間,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均發布公告,表示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同時披露了前三季度信貸投放情況。17日,郵儲銀行發
10月14日晚,證監會對《回購規則》《董監高持股變動規則》的部分條款進行修訂,滬深交易所也同步修訂相關規則。根據新規,將回購實施條件放
近日,北交所科潤智控率先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預計凈利同比增長130 61%-159 96%。科潤智控業績大增科潤智控經營范圍包括輸配電設備、智能
銀行理財公司調研馬不停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共有22家銀行理財公司參與上市公司調研,合計調研近千次,高于今年第一、二季度。9月就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