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東城區政府、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承辦的2021文化和旅游安全宣傳咨詢日活動在天壇公園舉
為健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強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2018年初,四川省安排下達11億元用于全省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在巨大的財政投入之下,如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做好第三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遴選推薦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指出,
6月16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標志性項目——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在江蘇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建成開放。當天,大運河文化發展論壇
近日,河南衛視再次一舞驚四座。在中國風舞蹈《祈》中,舞者化身水下飛天絕美登場,以婆娑舞姿重現《洛神賦》的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網友們
近年來,在各類影視評獎中,動漫作品越來越受到關注。上周,兩部引進的日本動畫番劇入圍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評選,一部是已經登上央視電影頻
近日,國家文物局印發《關于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強調,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和各文物博物館要全面壓實和切實履行文物安全責任,
美輪美奐的伊朗細密畫、創意無限的奧地利珠寶藝術品、晶瑩剔透的匈牙利玻璃雕刻、別有趣味的土耳其書法、民族風情濃厚的印尼繪畫、充滿異域
在預料中的,《阮玲玉》是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出票最搶手的影片之一。好的表演,是電影不敗歲月的硬通貨,甚至可以說,電影視聽的技法和修辭
昨晚,在歷經645場洽談、三輪制作中項目試映會后,第二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項目創投揭曉了本次推薦項目,將聚光燈落在青年導演身上
以迪士尼項目為中心向四周擴展建設而成的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目前已建成7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呈現出多種業態和旅游休閑功能并存的全域旅游
這里山川秀美、田園如畫;這里東臨九曲奔流的黃河,西依雄渾巍峨的賀蘭山,黃河、濕地、草原、大漠集于一身;這里水鄉景色與大漠孤煙、長河落
近年來,眾多主旋律影片以精深的主題表達、精湛的藝術表現、精良的技術制作,贏得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本
沿著黃浦江兩岸看過去,就知道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中華民族的生產生活的‘神’、建設的英雄依然在,無數勇敢地、堅韌地去開拓建
Battle(對決)不再是街舞和說唱的專屬環節, 戰火已經燃到了國風領域——琴音與街舞碰撞出新火花,進行經典與潮流古今對話。日前,上汽·上
6月11日,作為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重慶主場城市活動之一,重慶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開館儀式舉辦,故宮文物與山城重慶再續千里之緣。開館
為進一步加強旅游市場執法,為建黨100周年營造良好的旅游市場環境,文化和旅游部持續加強旅游市場整治,推進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專項整
2021年6月12日是我國第16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由故宮博物院與東南大學聯合推出的華彩世界·琉璃故宮——走進絢爛的中國色彩云展覽正式上線
滴滴滴,滴滴滴,紅色電波回蕩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劇場,把觀眾拉回到解放前風雨飄搖中的上海。今天下午,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以示范黨
黨的誕生地上海究竟有著多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昨日下午,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上海主會場活動上,《上海紅色文化地圖(2021
為推動優秀音樂劇作品和人才不斷涌現,促進音樂事業繁榮發展,文化和旅游部、哈爾濱市人民政府擬于2021年8月在第三十五屆中國·哈爾濱之夏
多年前,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金帆民樂團曾因排演職業民族樂團的作品而受到部分業界人士的指責:這種思路是發展學生樂團的思路嗎?學生演出這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是由建業集團攜手王潮歌導演共同打造的一座有21個劇場的戲劇幻城,也是中國最大的戲劇聚落群,屬于河南省A類重點文旅項
梯田之美,美在其依山勢而筑,因地制宜,順其自然;美在其變化多樣,不求一律但求個性;美在其山水與耕地的完美交融,梯田逐水而上,在流水中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共同生活在祖國大地上,多樣化的地理環境和多樣化的氣候特征形成了多元化、多類型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經濟文化類型
為促進中國雜技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不斷推出優秀作品和人才,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繼續實施中國雜技藝術創新工程,遴選和扶持重點雜技作品,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