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氣候中心近日表示,依據極端天氣的平均強度、影響范圍和持續時間來看,從今年6月13日開始,迄今為止的區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已達到有史以來的最強。
研究人員預測,未來極端氣候事件頻發可能是大概率,但所謂的“今年是未來十年最涼爽一年”的預測沒有依據。
【資料圖】
長期氣候變化預估需借助氣候模式
上周日,從西南的四川到東南沿海的福建,多達62個氣象站日前出現了創紀錄的氣溫,重慶部分地區的氣溫達到45攝氏度。
針對極端氣溫趨于頻繁的現象,有觀點認為這可能只是個開始。日前有消息引用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020年6月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論文稱,“今年是未來10年最涼爽的一年”。
對于這一結論,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官方微博8月22日晚發布消息予以澄清。大氣物理所稱,該所學者2020年發表在《自然-通訊》的學術論文既不涉及未來10年的溫度預測問題,更沒有提出、也不支持“今年是未來10年最涼爽的一年”這一結論。
大氣物理所解釋稱,當年這篇題為“Emergent constraints on future projections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的學術論文,關注的是極高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RCP8.5,即無氣候變化政策干預時的基線情景),到2100年,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可能變化。“該論文工作與近期極端高溫事件的發生和預測沒有任何聯系。”大氣物理所表示。
此外,大氣物理所還回應稱,要對本世紀末的長期氣候變化進行預估,必須借助氣候模式,但是受科技發展水平的影響,當前模式結果依然存在不確定性。
去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獎勵給氣候學家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他因地球氣候模式方面研究的貢獻獲獎。真鍋淑郎表示:“氣候變化將隨著更多干旱、暴雨、陸地變暖和極地冰層融化而繼續加劇。”
為此,地球系統模式在氣候變化和變率的機制研究和預測預估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能夠模擬不同溫室氣體濃度下地表的平均情況,而且能夠很好地模擬如地球軌道變化、火山爆發、人為排放氣溶膠以及氣候系統的內部變率等對全球氣候和環境的影響。
我國極端高溫超全球增暖速度
針對今年夏季我國大部分區域出現持續的極端高溫以及許多區域同時發生嚴重的干旱現象,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李熙晨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我國極端高溫要比全球變暖的增溫速率更為劇烈。”
李熙晨解釋稱,全球變暖速率平均0.1℃/10年,而今年夏天我國多地極端高溫,顯然已經超過平均增暖速率。
“夏季極端高溫的一個直接誘因是溫室氣體排放引起的輻射強迫變化所導致的全球增溫。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能夠吸收和發射紅外線,持續加熱大氣和地球表面,造成地表的持續增溫,全球變暖。”李熙晨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溫室氣體持續排放,夏季的極端高溫事件可能會變得更加頻發。“如果我們不及早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很可能今年的極端高溫現象會慢慢變為常態。”李熙晨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針對今年夏季的極端高溫發生的其他原因,李熙晨認為,也受到全球海洋、海冰變率的影響。“今年熱帶太平洋發生了明顯的拉尼娜現象。同時北極海冰加速消融、北印度洋持續增溫。”他說道,“這些氣候變率會對我國上空的大氣環流產生影響,最終表現為我國上空持續受到高壓中心(或成為‘高壓脊’)的影響。”
所謂“高壓脊”,是指高壓中心伴隨著較強的下沉氣流,同時高壓西側存在較強的暖平流,這些都會造成表面增溫的加劇,導致持續的極端高溫事件。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氣候變化不僅表現為表面溫度的持續上升,而且會造成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上升。如去年全球的強暴雨和今年的極端高溫都是極端事件頻發的表現。
一些觀點認為,伴隨著夏季極端高溫頻發,冬季會出現頻繁的極端低溫。對此,李熙晨表示,這種觀點并非沒有科學依據。
“最近的觀測發現北半球陸地區域的表面溫度出現了夏季極端高溫頻率增加,冬季極端低溫(寒潮)頻率同時增加這一季節性增溫不對稱的現象。”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夏季極端高溫現象受到全球變暖以及全球海洋、海冰變率的影響,而冬季極端低溫事件更多受到‘北極強化’這一現象的影響。”
近30年來北極增溫速度遠超全球平均增溫速度也引發關注。有數據顯示,北極增溫速度約為全球變暖速率的2-4倍。
李熙晨解釋了北極增溫與歐亞大陸寒潮頻發之間的關聯。“北極加速增溫導致北極和北半球中緯度溫度梯度降低,系統穩定性隨之降低,北極和中緯度之間的氣團交換更為容易和頻繁。”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冬季大量冷空氣通過大氣環流從高緯度輸送到歐亞大陸內陸區域,導致歐亞大陸中緯度包括我國等區域寒潮頻發,這些復雜過程共同作用,造成了夏季熱浪襲人,冬季寒流頻發的極端現象。”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標簽: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年健康,SZ,002044)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28 29億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在疫情反復、線下市場持續承壓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 55億元,歸屬
100萬逆回購一天賺多少錢100萬逆回購一天賺多少錢?這是不固定的,因為國債逆回購的利息收入是根據當時國債逆回購的利率來決定的,而國債逆
理財能不能致富理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致富,但光靠理財致富還是比較困難的,當然很多的投資理財者也是可以靠理財來實現致富的。理財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年健康,SZ,002044)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28 29億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在疫情反復、線下市場持續承壓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 55億元,歸屬
100萬逆回購一天賺多少錢100萬逆回購一天賺多少錢?這是不固定的,因為國債逆回購的利息收入是根據當時國債逆回購的利率來決定的,而國債逆
理財能不能致富理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致富,但光靠理財致富還是比較困難的,當然很多的投資理財者也是可以靠理財來實現致富的。理財
繼公募基金、券商資管宣布自購后,量化私募宏錫基金17日晚也宣布自購5000萬元。 宏錫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堅定看好中國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長
16日晚間,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均發布公告,表示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同時披露了前三季度信貸投放情況。17日,郵儲銀行發
10月14日晚,證監會對《回購規則》《董監高持股變動規則》的部分條款進行修訂,滬深交易所也同步修訂相關規則。根據新規,將回購實施條件放
近日,北交所科潤智控率先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預計凈利同比增長130 61%-159 96%。科潤智控業績大增科潤智控經營范圍包括輸配電設備、智能
銀行理財公司調研馬不停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共有22家銀行理財公司參與上市公司調研,合計調研近千次,高于今年第一、二季度。9月就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