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比亞迪股價大漲近7%,市值突破萬億元,股價再創歷史新高。比亞迪成為首個躋身萬億市值俱樂部的汽車自主品牌。
就在股民們沉浸在比亞迪萬億市值的喜悅中時,筆者梳理了自2015年以來,全球主要上市車企的市值變化,才發覺全球車企之間的競爭是有多激烈。在這近八年的時間,比亞迪從榜上無名到全球前三,將一眾傳統跨國車企紛紛斬落馬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前,6月7日曾有媒體報道稱比亞迪市值反超大眾集團,成為全球第三大上市車企。但是我們從動態圖中可以看出,比亞迪分別在2021年1月、11月市值都曾短暫超過大眾集團,隨后從今年5月份開始,其市值便一直領先大眾。
在2022年6月的最新排行中,比亞迪是排行榜前十名中唯一的一家中國汽車公司,其市值力壓大眾、奔馳、寶馬、通用、福特、本田等一眾傳統跨國公司,市值是排在第十位本田集團的近4倍。
在比亞迪一路過關斬將的同時,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也沒閑著。如蔚來從2020年9月開始就曾躋進全球主要上市車企市值排名前十,隨后更是一路沖高。最好成績也曾超過比亞迪,拿下第四名的好成績。
國內新能源車霸主 每賣4輛就有一臺比亞迪
今年4月,比亞迪正式宣布將停止燃油車整車生產,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意味著比亞迪已基本轉型為一家純新能源汽車公司。
2022年5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1.5萬輛,環比增長8%,1-5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50.7萬輛,同比增長348.11%。而我國5月份新能源汽車總體銷量為44.7萬輛,1-5月累計銷量200.3萬輛。從市占率角度來看,公司前五月占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比重超過25%。有機構預計公司后續單月銷量仍將繼續保持逐月環比提升,全年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60萬輛以上,同比超過150%,占我國新能源汽車有望繼續提升至27%以上的水平,繼續保持國內第一的位置。
(文章來源:財聯社)
標簽: 自主品牌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年健康,SZ,002044)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28 29億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在疫情反復、線下市場持續承壓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 55億元,歸屬
100萬逆回購一天賺多少錢100萬逆回購一天賺多少錢?這是不固定的,因為國債逆回購的利息收入是根據當時國債逆回購的利率來決定的,而國債逆
理財能不能致富理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致富,但光靠理財致富還是比較困難的,當然很多的投資理財者也是可以靠理財來實現致富的。理財
10月30日,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年健康,SZ,002044)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28 29億
10月30日,拉卡拉(300773 SZ)公布2022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在疫情反復、線下市場持續承壓的背景下,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 55億元,歸屬
100萬逆回購一天賺多少錢100萬逆回購一天賺多少錢?這是不固定的,因為國債逆回購的利息收入是根據當時國債逆回購的利率來決定的,而國債逆
理財能不能致富理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致富,但光靠理財致富還是比較困難的,當然很多的投資理財者也是可以靠理財來實現致富的。理財
繼公募基金、券商資管宣布自購后,量化私募宏錫基金17日晚也宣布自購5000萬元。 宏錫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堅定看好中國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長
16日晚間,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均發布公告,表示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同時披露了前三季度信貸投放情況。17日,郵儲銀行發
10月14日晚,證監會對《回購規則》《董監高持股變動規則》的部分條款進行修訂,滬深交易所也同步修訂相關規則。根據新規,將回購實施條件放
近日,北交所科潤智控率先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預計凈利同比增長130 61%-159 96%。科潤智控業績大增科潤智控經營范圍包括輸配電設備、智能
銀行理財公司調研馬不停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共有22家銀行理財公司參與上市公司調研,合計調研近千次,高于今年第一、二季度。9月就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
7月21日,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電影局關于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影院,可于7月24日
?武漢7·16渡江節組委會14日發布公告,由于長江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按照規定取消2020年第46屆武漢7·16渡江節。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
過去一段時間,國家級非遺項目灰塑傳承人邵成村,多次在陳家祠等工作現場,向身邊那些帶著好奇目光的人們講解灰塑的種種技術細節:草根灰、
7月13日,位于璧山區南門唐城夜市街區的璧山冷酒夜市開街。這是璧山區打造夜間經濟消費載體、培育夜間經濟活動品牌的舉措之一。璧山市民一